近日,迁西县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收治了一例蹊跷的脑卒中患者。马先生,43岁,主因:发作性失语、周身无力1次1.5小时入院。既往否认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及家族史。入科后查体无阳性体征。诊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入科后辅助检查:脑核磁示:脑MRI、DWI、MRA未见明显异常;心脏、颈部血管彩超无异常。经颅多普勒超声示:颅内、外血管血流频谱未见异常。患者无任何危险因素,为什么会得了脑卒中呢?科主任张莉宏查房后,指示进一步完善右心声学造影及TCD发泡试验除外卵圆孔未闭。检查结果示:右心声学造影(阳性,右向左分流中-大量)+TCD发泡试验(+),故明确诊断患者存在卵圆孔未闭,且为其脑卒中的病因,因分级较高,需临床手术治疗。在明确了患者脑卒中的病因后,张莉宏主任与家属积极沟通病情,联系专家于我院对患者进行了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术后第3天患者病愈出院,出院时无任何主诉不适。

(将封堵器经输送鞘放入未闭的卵圆孔)
卵圆孔是心脏房间隔在胚胎时期的一个生理性通道,正常情况下在出生后5-7个月左右融合,若大于3岁的卵圆孔不闭合则称为卵圆孔未闭。数据显示,约25%健康人群不闭合,也就是说,每4人中就有1人卵圆孔未闭。但临床中大多数人可无症状,少数人则会反复发生头晕、头痛、不典型偏头痛、不明原因卒中等相关症状。 1992年波士顿儿童医院Bridges医生首次报道封堵36例卵圆孔未闭患者。2021年CLOSE研究显示,卵圆孔未闭封堵术能够进一步降低再发卒中发生率。 基于卵圆孔未闭人群基数庞大,且近年来国内外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卒中、头痛领域研究进展迅速,及时为患者发现卵圆孔未闭,行封堵术介入治疗成为了我院神经内二科的工作重点。该疾病的明确诊断及手术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在脑卒中病因及介入领域的诊疗水平上跨上了新台阶,为我县百姓得到就近且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提供了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