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全国爱鼻日”。今年爱鼻日主题为“关注鼻腔健康,加强气道防护”。为提高县内群众对鼻部健康的重视程度,倡导关爱鼻腔,迁西县人民医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近日开展了鼻科疾病系列科普宣传、咨询、义诊活动。

2021年4月10日9点,迁西县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韩会军主任、赵海焕护士长及耳鼻喉科医护人员在栗乡广场开展系列鼻科疾病的科普咨询活动,为群众发放“鼻科知识宣传单”,向患者介绍过敏性鼻炎、药物性鼻炎、鼻息肉、鼻衄等鼻科疾病诊治及注意事项,为过敏性鼻炎、药物性鼻炎及鼻息肉等患者指导合理应用鼻腔喷雾剂,并认真给患者做详细鼻科检查。

义诊活动从上午9点持续到11点30分,病人的咨询热情一直不减,义诊工作人员对每一位咨询者均耐心、细致解答。经不完全统计,本次义诊共发放鼻部健康知识宣传单1000份,免费健康检查近100人次,收到群众一致好评。

据耳鼻喉科韩会军主任介绍,鼻子是人面部五官中重要的器官之一,也是人体与空气打交道的第一关口,其健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本次“爱鼻日”义诊宣传活动的目的就在于提升百姓的爱鼻、护鼻意识,呼吁广大群众关注呼吸健康,关注鼻部疾病。希望通过活动中专业医师的讲解,让大家正确认识鼻部疾病,学会一些预防知识,从而真正学会爱护自己的鼻子,畅享健康呼吸。
迁西县人民医院爱鼻日宣传册
一、预防建议 1. 注意环境的空气洁净,避免含过敏原、病菌的灰尘损害呼吸道的健康; 2. 换季、敏感季节及人员密闭场所需佩戴口罩防护,减少对鼻黏膜的刺激; 3. 雾霾天及外出归来建议清洗手脸鼻,预防呼吸道疾病; 4. 加强营养,坚持锻炼,增强体质及免疫力; 5. 改掉手抠鼻的坏习惯,降低感染风险,避免鼻出血、鼻前庭炎等疾病。 二、护理建议 1. 正确擤涕方法,应按塞一侧鼻孔,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 2. 鼻炎患者需遵从医嘱按时用药,亦可鼻腔清洗,保持湿润,积极治疗各类鼻炎; 3. 如出现鼻塞、流涕、鼻痒症状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4. 鼻出血时可做按压止血,不宜仰头,若不能止血应及时就医; 5. 鼻塞时可揉搓鼻翼及迎香穴,或洗鼻缓解症状,严重和反复发作应及时就医。 三、鼻炎普遍存在的用药误区 误区一:把鼻炎当成感冒,乱吃药。经常有患者,当急性鼻炎(俗称“感冒、伤风”)发作时,使用感冒药,两三天后觉得好多了(这是由于感冒药中含有扑尔敏等抗组胺药,能够暂时缓解部分鼻塞、流鼻涕、发热的症状),但过了1个星期又出现了鼻塞、流鼻涕、发热的反复症状。这时候患者还以为又感冒了,就在家瞎吃药,结果拖延病情,等过了两个多月症状严重后才来就医。这就是典型的急性鼻炎转变为慢性鼻炎。因此,患者一旦出现反复感冒的情况,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到医院确诊就医,以免发展成慢性鼻炎。 误区二:不敢使用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目前是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最有效的药物。鼻腔应用糖皮质激素在缓解喷嚏和鼻部总体症状方面优于口服抗组胺药。可是目前有些患者不愿使用这类药物,认为与口服糖皮质激素药一样,会产生全身多种不良反应,例如满月脸、水牛背等等。其实,糖皮质激素类鼻腔用药,如曲安奈德喷雾剂,莫米松鼻喷雾剂,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药物被鼻黏膜吸收后,经鼻咽喉部咽下的药物很少,在常规剂量下使用是安全,有效的。当然,对于孕妇、儿童等特殊人群使用,还应遵从医嘱,予以重视。 误区三:盲目依赖鼻炎药水。“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净)”是许多鼻炎患者的常备药,一旦出现鼻塞症状,患者往往自行购买使用。刚开始使用,效果明显,但不到1周,滴鼻净就没有效果了,病情反而更加严重,甚至无法正常睡眠和工作。那是因为盐酸萘甲唑啉滴鼻液(滴鼻净)、盐酸麻黄碱滴鼻液、盐酸赛洛唑啉滴鼻液(诺通)等药物属鼻炎“减充血剂”类药物,其中所含的药物成分能收缩毛细血管,暂时达到鼻甲收缩、扩宽鼻腔、改善通气的作用。鼻炎患者反复、大剂量使用“滴鼻净”类药物,可导致鼻甲增大增厚,引起鼻窦炎或鼻息肉,使患者嗅觉减退、呼吸功能受阻,产生药物性鼻炎,故不可滥用。如果必须使用,使用时间最好不超过10天,而且用药期内要多服用维生素C。婴幼儿、新生儿应禁用此类药物,高血压患者应慎用,若用量过大,则有致高血压的危险。因此,当出现鼻塞症状后,尽量不用或少用“滴鼻净”,可以用热毛巾进行局部热敷,或者适当使用一些润滑剂,如液体石蜡滴鼻液、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