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县手足口病疫情防控形式严峻。为了保护全县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县人民医院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做到领导、培训、宣传、监测、应急“五到位”。
一是领导到位。把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作为当前的首要任务,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感染性疾病科等相关职能科室为成员的手足口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儿科、呼吸内科、放射科、检验科、门诊部等临床医技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治专家组。领导小组同时设立消毒防护组、疫情上报组和应急处理组,明确各组职责,层层落实,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形成了有效的防治组织体系。
二是培训到位。为提高发现和防治手足口病的能力,人民医院采取集中培训、下发学习资料等多种形式,组织全院职工学习了《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和《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2008年版)等相关知识,有效增强了医务人员传染病防范意识。同时,对儿科、传染科、门诊部等临床科室医护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强化培训,提高了其诊断和救治能力,确保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三是宣传到位。为了营造“保持健康、远离疾病”的防治氛围,结合“健康迁西、幸福人民”行动,在门诊、手足口病候诊区安装高清液晶电视3台,电子显示屏8块,制作活动健康知识展板14块,固定展板12块,室内宣传标语、牌匾8条,每层电梯等候区和电梯内张贴健康教育主题标语,积极宣传手足口病预防措施及相关防病知识,努力引导广大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使其树立起科学的防治观,增强了预防手足口病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是监测到位。按照监测报告要求,由传染科和院感科委派专人严格按照《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实行手足口病疫情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充分发挥监测哨点作用,切实做好监测报告工作,一旦发现疫情或疑似病例,确保立即启动每日疫情报告制度。同时,严格物品消毒,避免出现院内交叉感染事件。
五是应急到位。进一步完善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并适时组织强化训练,在实践中检验预案,锻炼队伍,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同时,为了有效应对手足口病患者入院高峰,我院专门开辟了120张床位的手足口病预留病区。此外,及时储备了消毒药品、防护用品、诊断试剂、防疫器材等应急物资,并对这些物资落实专人保管,实行专物专用,确保打好手足口病防治攻坚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