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提灯”精神闪光 记唐山市优秀护理管理者、迁西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一科护士长马玉兰
有这样一位护士,在护理岗位上一干就是二十个年头,虽然没有创造什么惊天动地的奇迹,但她用青春谱写了一曲无悔的赞歌。她用优质的服务,给伤痛的心灵带去温暖;她以真挚的爱心,让患者久违的笑容绽放;她将青春洒在燕尾帽下,用奉献托起了科室护理队伍的脊梁,她就是迁西县人民医院神内一科护士长马玉兰。 一、优质服务,温暖患者伤痛的心灵 漫漫护理征途上,她护理了不知多少个“无名氏”,他们有的是无儿无女的老人,有的是精神异常的流浪者,有的是酒气熏天的醉汉,有的是刚刚下班的工人,由于车祸,被撞得失去了意识,甚至生命危在旦夕。 那是夏天的一个晚上,她正在值夜班,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这时,120救护车接来一个“无名氏”车祸伤者,他的衣服不知穿了多长时间,表面明光锃亮,已辨不出原来的颜色。病人脑部受到强烈撞击已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满脸是血,身上到处是呕吐物,夹杂着扑鼻而来的大便味令人作呕,走廊里纳凉患者家属们像躲避瘟神一样捂着鼻子跑。看着满身污秽的伤者,马玉兰同志急忙打来一盆水,一个人费力的为患者脱衣解裤,当裤子褪下时发现病人的屁股上、大腿上到处是屎,一股股恶臭不断钻进鼻孔,此时的马玉兰已顾不上这些,娴熟地为病人擦净身子,导尿,又换上了干净的床单、被褥……五天后患者醒了过来,知道了这一情况,当马玉兰再来查房时,老人家眼含热泪的抓住了她的手:“闺女,老头我无儿无女,这辈子没人这么照顾过我,可素不相识的你却为我……委屈你了,闺女”!“老大爷,只要戴上了燕尾帽,谁都会这样做的”。 年底,又一位“无名氏”被送到病房,这次是一位中年妇女,一直到一个多月以后死亡,都没有找到病人家属。当时正赶上马玉兰腰椎间盘突出,但科里人员少、病人多,每名护士都超负荷劳动,为了不再增加姐妹们的负担,她强忍着病痛,拖着麻木的腿,毅然坚持在岗位上。腰椎间盘突出最怕弯腰用力,可为了不让那位患者产生并发症,需要两小时一次翻身扣背,马玉兰顾不上疼痛,为患者翻身、扣背、接屎接尿、买饭喂药,硬是坚持了一个多月,但由于伤势太重,病人还是失去了生命。马玉兰和姐妹们买来了寿衣,亲手为她穿上,把她抬到太平间,如亲人一样送患者走完了最后一程。 二、真挚爱心,让患者久违的笑容绽放 去年7月份,患者薛某被确诊为延髓梗塞,不能说话,吞咽困难,只能进一些流质饮食。薛某父母早逝,还有一个聋哑弟弟,妻子和他离婚走了,剩下一个13岁的男孩,平时靠家里的姐姐贴补生活。患者急需一个搅拌机将食物搅碎,可为了省钱,姐姐只给他喂一些豆浆泡油条,营养根本不够。马玉兰看在眼里,记在了心中。并不富裕的她到超市买来了搅拌机、牛奶、蛋糕等,交给了患者的姐姐。“有啥事找我”,这是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几天后,见病人姐姐不在,考虑病人一定还没吃饭,她顾不得自己,赶紧买来了饭,搅碎了一勺一勺地喂给病人。病人不好意思,示意不饿,在她的坚持下,病人硬是忍着眼泪吃下了饭。病人脾气暴躁,家人的话不听,但每次看到马玉兰,他总会像一个做错事的小孩一样安静下来。临出院,病人特地到办公室向她告别,很长一段时间里,病人姐姐有什么事情总是打电话找她,问这问那的,每逢节日都会发一条祝福短信:“很庆幸能遇到你这么好的妹子,节日快乐!” 三、重任在肩,托起科室护理服务的脊梁 正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人们能够得到的最大的幸福,最自由快乐的心境,当欢送患者康复出院时,她是幸福的;当付出一番辛苦,让病人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时,她是幸福的;当辛勤劳动被患者们理解时,她是幸福的;当看到一颗颗受伤的心灵又能为社会创造价值时,她是幸福的…… 由于各项工作表现突出,2008年底,她被任命为神经内科护士长,白色的燕尾帽上多了一条蓝杠,然而在她看来这 不是荣誉的象征,而是意味着要比以前付出更多的辛苦,担负更多的责任,承受更多的委屈,奉献更多的爱心。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该院深入开展,护士负责患者的一切护理,包括洗脸洗脚、喂水喂药等。她所在的科室被定为示范科室,她也被派往青岛参观学习。活动开展之初,很多护士都有抵触情绪,认为护士成了洗脚工、保姆等,这样的工作太低贱等。可这些工作以前她就是这样做的,她一边做大家的思想工作,一边以身作则,每天带头为病人擦脸、洗脚、剪指甲、洗头、理发等。时间长了,大家发现这样不但不会被看不起,反而得到了患者的好评、感谢,也都转变了观念,主动完成各项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真正做到了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医院满意、护士满意。在她的带动下,该科各项工作均表现突出,年底被院内评为先进科室、优秀护理站,她本人也获得了唐山市优秀护士、迁西县优秀青年等殊荣。 护士,之所以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不仅仅是因为她们身着美丽的白衣,还因为她们凭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南丁格尔精神,用爱的丝线,缝合病人身心的创伤。作为一名护士,马玉兰虽不曾有鲜花和掌声,不曾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更不会有名垂青使的壮举,但她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个信念:用实际行动为患者带去健康,用真情和奉献让提灯精神绽放光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