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概念
1、抗生素是某些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或并用化学、生物或生物化学方法衍生的)在低微浓度时即能选择性地抑制其他生物功能的化学物质。主要用以治疗各种致病微生物感染,有的抗生素有抗肿瘤作用或免疫抑制作用。抗生素一度被误称为抗菌素,但因为这类药物不仅能杀灭细菌,而且对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其他致病微生物乃至肿瘤也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所以应称为抗生素。市场销售和医院中常用的抗生素,可分为十大类。包括β-内酰胺类(例如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例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四环素类(例如四环素、土霉素等),大环内酯类(例如红霉素、麦迪霉素、乙酰螺旋霉素等),氯霉素类(例如氯霉素),林可霉素类(例如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其他主要抗细菌和抗生素(例如去甲万古霉素、磷霉素、利福平等),抗真菌抗生素(例如灰黄霉素、制霉菌素等),抗肿瘤抗生素(例如丝裂霉素、阿霉素等)和有免疫抑制作用的抗生素(例如环孢素)等。 抗生素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人类的寿命延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滥用抗生素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了威胁。 2、 滥用抗生素指不对症使用或不规范地使用抗生素、使用不必要使用的抗生素、超时或超量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不足量或不足疗程等。滥用抗生素的主要表现有:不分青红皂白,不管大病小病一律使用抗生素;无目的地联合使用多种抗生素;畜牧、水产等养殖业滥用抗生素,结果这些抗生素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 二、滥用抗生素的主要原因
1、医生不顾患者的长远利益,只追求眼前的利益,例如某些医生明知抗生素对病毒性疾病无效,也要给普通感冒患者开抗生素。
2、患者缺乏防止滥用抗生素的知识和意识,希望用“好药”,甚至以为药物越贵、越新效果越好,希望能药到病除。据调查,多数家庭常备抗生素,近一半的家庭有直接从药店购买抗生素并根据说明书吃抗生素的习惯。
3、许多药店没有处方也出售抗生素。
4、某些畜牧、水产等养殖人员,缺乏防止滥用抗生素的知识和意识,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三、滥用抗生素的危害
1、 导致细菌产生广泛的耐药性,甚至使耐药菌发展成为超级耐药菌。研究表明,有越来越多的细菌耐药,而且耐药程度在不断提高。20世纪50~60年代,青霉素一次剂量只是2万~3万单位,现在需用几十万、几百万单位才有效。在我国环丙沙星是上世纪90年代刚刚上市的药品,投入使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许多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已经高达60%,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只有1%。长此下去,越来越多抗生素失效,很多感染性疾病将无药可治。
2、对人体产生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会产生相应的毒副作用,这已成为医学界的共识。能引起耳聋的抗生素有60多种。我国7岁以下儿童中抗生素滥用造成耳聋的占聋哑儿童的比例高达30%~40%。以庆大霉素为例,庆大霉素是一种抗菌作用较强的氨基苷类抗生素,其抗菌谱广、使用方便,无需皮试且价格便宜,因而备受人们青睐,且在基层门诊部应用非常广泛,尽管庆大霉素对病菌引起的疾病有非常显而易见的疗效,但过滥使用,它的毒副作用亦同样是不容忽视的。这类药物对人类的危害主要是损害第Ⅷ脑神经和肾脏。据报道,因庆大霉素导致耳聋,50年代不足使用率的3%,到60年代则上升至10%,70年代达到25%左右,80年代以后更上升到28%~35%。这表明,对抗生素这类药物适应证、禁忌证及用量的把握,对年老、体弱、小儿的慎用,已成为人们需要高度重视的问题,其毒副作用造成的危害,已不仅仅是个别事例,而是临床中屡见不鲜的现象了。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资料显示,我国的药物不良反应1/3是由抗生素引起的。滥用抗生素还能造成体内正常菌群失调。 3、 加重病情造成二重感染 在抗生素的副作用中,还有一类值得注意的是,在“对症下药”的同时,如果使用不当,它会破坏体内菌群平衡,而加重原有病情或造成二重感染。据报道,87名患有呼吸道、中耳炎、牙周炎的患者应用抗生素后,因使用不当,造成体内肠道菌群失调而致腹泻。寻其根由,就在于抗生素在杀灭或抑制致病菌的同时,也抑制肠道正常细菌的生长、繁殖,从而破坏肠道生态平衡,导致肠道功能紊乱。
4 “无的放矢”,延误病情
在临床中,一些医务各工作者由于对患者病情不清,对许多病毒引起的疾病都使用了抗生素,结果不仅延误了治疗,使病情得以继续发展,而且因为“无的放矢”地大量使用了抗生素,破坏了患者体内菌群的平衡,导致新的疾患,同时对药物资源也是一种不应有的浪费。以呼吸道感染为例,据有关文献报告对200名呼吸道患者调查,其中148例为病毒感染,但他们全部应用了一种或多种抗生素治疗。实验表明在病毒感染早期,大量应用抗生素可使体内菌群失调,有利于病毒繁殖。故对病毒感染者应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一定要查找病因,对症下药。
四、合理使用抗生素,应该做到
1、治疗病毒性疾病时不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对病毒没有抑制或者杀灭效果。例如治疗感冒主要方法是休息、多饮水、补充维生素;必要时使用对症治疗的药物,如发热过高时使用退热药、咳嗽剧烈时使用止咳药、头痛剧烈时用止痛片。2、因为没有一种抗生素能对付所有的细菌,所以必须使用抗生素时,最好根据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的结果选用,并且做到能用窄谱的就不要使用广谱抗生素,能用口服治疗的就不要打针,能用肌肉注射治疗的就不要用静脉滴注,能用一种抗生素治疗的就不要用两种,能用普通抗生素治疗的就不要用高级的抗生素。
3、使用抗生素治疗时,要严格按照规范使用,不能为了病好得快些擅自加大剂量;也不能在症状减轻后擅自减小剂量或者停止使用。④新生儿、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应避免或慎用主要经肝脏代谢和肾脏排泄的毒性较大的抗生素。⑤尽量避免在皮肤、黏膜等局部使用抗生素,以免导致过敏反应或者引起耐药菌株的产生。
综上所述,抗生素的使用看似简单而又普遍,实际上是一个涉及后果非常严重、急需人们给予重视的问题。正是由于它具有抗菌作用性强、过滥使用副作用大的双重性,临床医生在治疗疾病应用抗生素时一定要慎而又慎,一定要掌握抗生素的药理机制、理化性质、用法、用量、适应证和禁忌证,避免过滥使用,做到有的放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