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一.冠心病临床分型
1. 心绞痛型: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感,闷胀感,持续3到5分钟,常发散到左侧臂部, 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缓解。
2. 心肌梗塞型:疼痛部位与以前心绞痛部位一致,但持续更久,疼痛更重,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3. 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型:有广泛的冠状动脉阻塞,心肌缺血却没有心绞痛发作。
4. 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型:部分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气紧,水肿,乏力等,还有各种心律失常。
5. 猝死型:指由于冠心病引起的不可预测的突然死亡,在急性症状出现以后6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所致。
二.引起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1. 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 高脂血症:除年龄外,脂质代谢紊乱是冠心病最重要预测因素。
3. 高血压: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
4. 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是唯一最可避免的死亡原因。
5. 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
6. 肥胖症: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7. 久坐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翻一倍。
8. 尚有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三.冠心病如何预防?
1. 不吸烟;
2. 保持血压正常稳定, 理想血压是120/80mmHg.
3. 维持血脂正常,防治高脂血症,高危人群要定期检查,低脂饮食,运动,和服用降脂药。
4. 避免精神紧张。
5.规律地锻炼有助于保持体重,减少高血脂和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
6. 维持血糖正常,防治糖尿病。
7. 对已有冠心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的病人,建议服阿司匹林等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四.冠心病如何治疗?
(一).一旦急性发作胸痛,应立即停止体力活动,立即舌下含化硝酸甘油1片,如未缓解,隔5分钟再含化一次,连续3次含化无效,胸痛持续15分钟以上者有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应立即送医院等急救场所。
(二).坚持中长期治疗
1. 戒烟:是防止病变进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而且是最便宜的。
2. 调脂治疗:包括饮食,生活方式的调节和药物治疗,如他汀类。
3. 降压:生活方式调节;血压>140/90mmHg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
4. 降低血糖:应严格控制血糖至正常范围,空腹血糖<7mmol/l,餐后两小时或随机血糖<11mmol/l。
5. 抗血小板: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该长期服用阿斯匹林。对阿斯匹林有禁忌者可服用氯吡格雷。
6. ß-受体阻滞剂:可缓解心绞痛发作,降低血压。常用药物有倍他乐克等。
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所有冠心病和其他血管病患者如无禁忌要长期使用。
8. 血运重建治疗: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 PCI能明显改善症状,由于操作比CABG方便,对病人损伤小,手术死亡率低,效果明显,应用越来越广泛。
|